-
普洱推出多项旅游惠民措施迎接2020年“中国旅游日”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联合旅游行业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和旅游惠民措施,让市民和游客享受真正的实惠。北回归线标志园。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银行普洱市分行将在19日联合推出中国银行云南惠游普洱信用卡,持此卡可享受1元游览普洱市内所有收费景区、折扣价入住酒店等多项优惠。同日,“‘半山酒店’撬动茶旅融合大发展”活动也将在倚象山茶旅汽车旅游营地举行。普洱国家公园。普洱市博物馆将通过馆内宣传、免费开放所有展览和馆外(世纪广场)流动展示等方式让广大群众更好地感知普洱历史。此外,普洱市旅游业协会和全市旅游企业将开展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宣传文明旅游知识,积极组织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参与到文明旅游建设中来。爱伲咖啡庄园。19日起,普洱国家公园、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爱伲咖啡庄园等旅游景点和企业将推出系列惠民活动,活动最长将持续至今年12月。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查看详情]
-
云南普洱: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打造知名大健康旅游目的地
5月7日,2020年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9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研究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全面落实普洱市深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暨半山酒店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会议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工作。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旅游革命和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旅游资源不断优化提升、旅游魅力不断凸显、文旅项目批次推进、乡村旅游日益火爆、“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日益丰富、智慧旅游成效显著,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市场秩序整治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文明旅游蔚然成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文艺创作态势旺盛,唱响了主旋律、巩固了主阵地,彰显了时代精神、凝聚了磅礴力量;文化惠民广受好评,文旅活动丰富多彩,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遗产保护稳步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查看详情]
-
一饼一码 物码统一 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启动
云南省普洱市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暨2020年凤凰窝古树春茶新品发布会近日在昆明市举行,普洱市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正式启动。用户只要用手机扫茶饼上的区块链二维码,就能看到产品的原料基地、生产过程、检验报告、产品详情、金融服务等详细信息。普洱市2016年在云南省率先推行名山普洱茶品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探索出了“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的普洱茶质量追溯体系,成功推出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无量山、景谷山、千家寨、江城号“7县7山”名山普洱茶品牌产品。“普洱市在总结名山普洱茶品牌追溯体系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消费者关注重点,突出产地溯源关键环节,创新思路、进一步升级模式,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社会共治’目标,将区块链技术与追溯体系深度融合,于今年3月建设完成了云南省第一个场景式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普洱市副市长杜建辉介绍,该平台通过整合“一门户、三终端”,搭建起“产品质量监管+销售+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并与“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云企贷”等平台实现数据共融互通,形成了生产、流通、消费等所有环节 [查看详情]
-
普洱:交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去年以来,普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三张牌”打造迈出重要步伐,全市呈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境安宁、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875.28亿元。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增速全省第一,一般预算支出突破300亿元大关。2019年,普洱市着力推改革扩开放,发展动能加速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普洱工业园区实现企业化、实体化管理。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推行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和“红黑榜”考核,“一门一网一次”政务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事项516个,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采购实现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审批时间压缩到3至5个工作日。全年减免税费12.4亿元,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47.5%。融创、华侨城、上海九泽等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成功发行全省首支土地整治专项债券11亿元,流转建设用地增减挂节余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总价款12.6亿元。勐康口岸获批国际 [查看详情]
-
普洱思茅:开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行动 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为推动贫困地区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云南普洱市思茅区在脱贫攻坚地区组织开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行动,重点围绕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健康卫生饮食、自觉遵规守法等方面来组织实施“五大习惯养成行动”。近日来,思茅区各乡(镇)以培养农民群众健康文明生活习惯为抓手,坚持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作为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来实施,不断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村民精神面貌和乡村卫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公厕革命”小厕所彰显大民生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作为给居民和游客提供服务的便民设施,公共厕所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年来,按照《思茅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思茅区把“公厕革命”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全区“公厕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城乡 [查看详情]
-
普洱进入“两会时间”!政协委员今日报到
带着各族群众的心声和期盼,5月14日,出席政协普洱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陆续抵达驻地报到,标志着普洱市正式进入“两会时间”。疫情防控形势下,今年的两会与往年相比各项工作都有不同。记者看到,报到大厅随处摆放着免洗手消毒凝胶,而且委员报到必须通过两个“关卡”,才能完成报到程序。首先要通过红外线体温测试仪测量体温,体温正常后才能进入第二个扫描健康码环节,健康码为绿码后才能进行签名登记、领取证件和会议资料,而且全程必须佩戴口罩。“虽然报到程序多了,但是有了这些严格的防疫措施才能让大家更安心。”委员们表示。此外,今年参会的政协委员资料袋里除了会议资料外,还有口罩、洗手凝胶等暖心的防护用品。据了解,今年两会期间,全体政协委员统一安排住宿,并与往年两人一间房不同,今年一人一间房,就餐统一实行自助餐,进入餐厅需进行洗手消毒并戴好一次性手套,餐厅内每张餐桌安排坐四人,避免人群聚集,减少密集接触。把群众的希望写进提案,把基层的声音带到会上。“今年我重点关注普洱市脱贫攻坚工作,想从加大普洱市职业教育发展和委员们作交流探讨。”政协委员杨松慧表示。“我这次提交的提案是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