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普洱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一说起稻米,景谷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勐班乡优质米。随着稻米收获季节的到来,勐班乡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收获的景象。
这两天,勐班村暖岗上二组村民杨忠有家忙着请人帮收割稻谷。杨忠有欣喜地说:“收割机在田里来回一趟,就可以收获15袋稻米,我家这块田有5.2亩,以往收割稻米时,十五、六个人要早早地下田,到晚上才能收割完毕,现在有了收割机,一个小时就可以收割完毕。以前的稻田不像现在这样规整,不好放水,道路也不通,一年到头犁田坝地打谷子都是人工,收获甚微……”谈起以前种田和现在种田杨忠有感触颇多。
杨忠有告诉我们,今年家里种植的稻米已经被商家预定了,收回去就可以卖给大米加工厂,2.6元一公斤,不愁销路,价格也好。“我们农民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过。”
普洱景谷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邱世钢介绍,通过测产,杨忠有家亩产稻米在852.7公斤,比去年多出150公斤左右,算得上高产。
“勐班乡水稻种植户亩产提高,得益于云南省农科院与景谷县人民政府‘院县’合作水稻优质高产示范项目的支撑。”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苏振喜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景谷县委、县政府签订了‘院县’扶贫合作战略,勐班乡是景谷优质稻米区,院里选取了两个优质稻米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在去年100亩示范的基础上,今年推广到了3800亩。除送谷种外,在技术方面,省农科院技术专家全程跟踪指导。“有了今年的成功试验示范,下一步,我们要把优质稻米种植推广到上万亩,打造勐班米品牌。”
普洱勐班村东红村民小组村民刘元安种了一辈子的田,从当初只种自家的田到现在租下别人家的田来耕种,他对田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他家种植了90多亩稻米,预计收入可达10多万元,加上烤烟等经济作物,年毛收入在20万元左右。
规模化种植的背后,是普洱景谷近10年来对中低产田改造的大力投入。据了解,从2008年到2017年,景谷各乡(镇)共有30.14万亩中低产田得到改造,总投资3.79亿元,真正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路成网,为调整产业结构、方便百姓种田打下了坚实基础。
“景谷依托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等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粮食单产和总产逐年提高,从90年代的粮食总产量12万吨,发展到2017年的18.6万吨,良种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后,景谷将通过推广优质稻米,打造景谷优质稻米品牌,提高产值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对今后的发展,邱世钢充满信心。
- 上一篇: 夏喝普洱,暑伏天的养生茶道
- 下一篇: 普洱富东乡:深山养土猪销售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