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
为什么有这么多城市人渴望在乡村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为什么有这么多城市人被乡村所俘获?
田园、动物、原住民、山川河流、古屋老树、祠堂老井等,是这些吸引了我们吗?不敢确定,也不敢否定。
不敢确定的原因,是因为田园乡村生活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也许达不到我们憧憬的生活感,也许达不到我们所憧憬的仪式感,也许并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动态田园画面。
不敢否定的原因,是因为乡村确实有城市中没有的东西,自然风景、山川河流、田园风光、民风民俗等等,而这些城市没有的东西,为乡村构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俘获了一批又一批的城市人,而这些乡村本身的东西,确实值得我们驻足、向往、留恋。
关于乡村如何俘获城市人,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例如:乡村的田园生活,是农民挥汗如雨的辛苦劳作,是午休匆忙送饭的农家妇人,是农耕闲暇时乡里乡亲的闲聊,是田园土地追逐玩乐的娃娃。正是这些朴素无华的画面才让田园灵动起来,才让乡村灵动起来,才让城市人被乡村的田园生活所俘获。
例如:乡村的原住民,是街里街坊的串门与闲聊,是婚丧嫁娶的快乐与悲伤,是乡村原住民相互之间的祝福与担心,是乡村原住民围炕而坐的吃饭与劳作,看房顶炊烟袅袅,看院落牛羊牲畜,正是这些才展现了乡村原住民的朴素与魅力,正是这些才展现了乡村的风土人情,正是这些才让乡村更具个性、更具内涵、更具人性化。
例如:村口的古树、老井的古树、院落的古树、充满历史的古树,这些乡村的古树,你要问是谁种植的?村里人都会摇摇头,没人知道。但你要问这些古树是干什么的?村里人肯定会充满兴致的为你解答。
关于乡村古树的印象,有的用作烧香祈祷,是村民心理的安慰。有的用作饭后闲聊,是农民谈天说地的广场。有的用作乡村会议,是人们重要活动的聚集坐标。正是这些默默陪伴乡村的古树,才让乡村展现出不一样的美,才让乡村原住民展现出不一样的美。
是的,城市人就是这样被乡村所俘获的。是风景、是田园,是这些载体依附到农民身上,是乡村与农民共同构建的田园风光,才是乡村真正吸引城市人的核心所在。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几年的传统观光旅游慢慢不火了,而田园风光的乡村旅居反而越来越火。乡村的烟火味,真是城市人内心需求的烟火味。而真正能吸引、俘获城市人来乡村旅游旅居的不仅仅是乡村的烟火味,还有其他原因。
亲手制作,亲手感受
不可否认,乡村确实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地方。来到乡村,你不仅能感受到乡村手工的神奇所在,你还能感受到乡村手工的魅力所在。
乡村农民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动手能力,其原因是因为乡村原住民大部分的生活起居都是自给自足,全靠自己的双手去制作。
这一点就与城市人区别开了,城市人用什么就去超市买,根本没有自己动手操作的空间。
乡村能体现手工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如果强行选出一处作为代表,那就选择乡村的传统建筑吧。
乡村的传统建筑其选材就与城市不同,乡村传统建筑的选材,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大自然,其建筑的核心包括:土、木、石。
其建筑的核心材料便是由土、木、石,转换而成的各种可再生材料,例如:土制瓦砖,石头烧制而成的石灰等。
这种利用大自然制作的建筑,不管是大建筑还是小建筑,在其不能使用时,都可以直接回归大自然。
其影响危害除了人为制造的垃圾外,基本不会产生不利于大自然的废物。
可以说取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始终与自然保持着和谐共生,友爱互助的关系。
如果说手工建筑尚且如此,那日常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更是不在话下了。
上文中也提到了,乡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都是自给自足的,手工便成为了乡村原住民必备的生存技能。
从一日三餐到日常穿戴,从儿童玩具到生活用品,从农耕农具到公共设施用具,从民风民俗物品到仪式典礼器具。
这其中的每一样都离不开乡村原住民的手工制作。
而乡村原住民手工制作的每一样物品,都融合了制作人的文化、感情以及灵魂,形成了鲜明的符号,以及独特的神韵。
纯手工制作出来的物品,无关匠心,但却无意间形成了匠心。
闪耀着朴实无华的匠心之美,体现出一方水土的民风民俗,将智慧之光体现的淋漓尽致。
心在乡村,身在城市
有很多来乡村旅居的游客,来乡村游玩的其前提条件都是,享受着乡村的田园风光,但又要住着城市的硬件设施。也就是标题所提到的“心在乡村,身在城市”。
而来到乡村旅居,肯定离不开“住”,但乡村大部分的“住”都是乡村原住民的民宿。
乡村原住民的民宿其配套设施肯定不比城市宾馆的配套设施。
因此就出现了各种精装修的民宿,而这种精装修民宿其特色就是:没有乡村的建筑风格,没有乡村的民风民俗,有的只是内部的舒适感,甚至奢侈感。
这样的乡村精装修民宿,并不是个例。有很多建筑设计师,完全不按照乡村的建筑风格来设计建造民宿,而是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将民宿设计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奇葩、各种格格不入的民宿建筑,杵立在乡村中,杵立在田园中,杵立在田野中。
而来到乡村旅游旅居消费的城市人,到了乡村,仿佛真跟到了自己家一样。
随意采摘农民辛苦种植的蔬菜瓜果,随意乱扔垃圾,随地烧烤,随心搭帐篷,随手拿走农家的物品留作纪念,而这一切都没有经过农民以及乡村原住民的同意。
这样的城市人是遭人唾弃的,在城市中还能遵守社会的规则,但到了乡村,就放飞自我,完全不尊重乡村,完全不尊重乡村的原住民,完全不尊重大自然赋予乡村的一点一滴。
而这种城市人也不配来到乡村游玩,也不配感受乡村的田园风光,也不配享受乡村所带来的一切。
乡村虽然是城市人释放发泄自己心灵的好地方,但请城市人尊重乡村,尊重乡村的原住民,尊重乡村的每一寸土地。
如果你尊重了乡村,相信乡村同样也会尊重你,满足你来到乡村想要的一切幻想和欲望。
正是如此,才会有更多的游客愿意来乡村游玩,心甘情愿被乡村所俘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上一篇: “鲜花经济”焕活力 乡村旅游促发展
- 下一篇: 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 普洱与云南中茶在昆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