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悠久历史的茶行业至今还没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近日,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沧古茶)均发布了招股说明书欲冲击A股,这两大茶企的上市之路是否顺畅,究竟谁能成为“茶叶第一股”?
两大茶企欲冲刺A股
虽然我国茶行业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但至今仍无一家A股上市公司。此次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同时发布招股说明书,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近日,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在同一天发布了招股说明书。其中,中国茶叶拟募资5.4亿元用于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澜沧古茶则拟募资6.28亿元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普洱茶技术及仓储中心建设、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国茶叶主营业务为各类茶叶及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农夫山泉和统一的茶叶供应商;澜沧古茶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企业,其主营业务按照原料和工艺不同可以分为生茶、熟茶和调味茶三大类。
虽然两大茶企都有上市的意愿,但它们的出身却各不相同。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国茶叶是目前我国茶行业唯一的央企,大股东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40%),实际控制人为中粮集团;而澜沧古茶背后多为自然人,前五大股东中有三个自然人,剩余两个为广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景迈新实业合伙企业,后者为2018年新进股东。
两大茶企同一天公布招股说明书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我国茶行业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但至今仍无一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茶叶年消费量达202.56万吨,销售额达2739.5亿元。而从资本市场来看,目前A股上市茶企数量却为零。新三板此前有几家上市茶企,但都命途多舛,七彩云南、八马茶业等相继退市。港股上市茶企天福集团近十年业绩增长缓慢。
茶企冲击A股多折戟
对于我国茶行业无A股上市公司的原因,有观点认为主要是由于我国茶行业标准不统一,区域化特征明显,品牌意识不强造成的。
对于茶行业无A股上市公司的原因,快消行业专家朱丹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因为茶行业本身毛利率偏高,茶企“不差钱”,上市需求不大;另一方面,茶行业发展需要经过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才能通过资本化实现最终的规模化。
朱丹蓬说,过去几十年,我国茶行业市场鱼龙混杂、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化和专业化还远未达到,很难在资本市场讲出好故事。
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Wind)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茶叶的毛利率分别为39.56%、39.37%、41.25%;澜沧古茶的毛利率分别为65.56%、64.03%、61.94%;而港股上市茶企天福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60.59%、60.27%、58.86%。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几大茶企的毛利率均处于高位。
近两年,随着小罐茶等新型茶企的崛起,我国茶行业发展现状有所改观。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过去我国茶行业标准不统一,区域化特征明显,品牌意识不强,导致很难有茶企成功上市。近几年,随着小罐茶等新型企业的崛起、奶茶等新式茶饮的不断探索,以及很多大规模茶企进行的品牌化尝试,茶行业具备了资本化的土壤。
朱丹蓬也认为,小罐茶在工业化标准等方面对行业起到了倒逼作用。
实际上,几年前,包括华祥苑、安溪铁观音、八马茶业、谢裕大、七彩云南等多家茶企都曾冲击A股,但最终全部折戟。例如,2012年6月,安溪铁观音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290万股股份,募集资金1.57亿元。但不久,安溪铁观音就被质疑业绩超常增长、隐瞒关联交易。2013年1月,安溪铁观音撤回了上市申请。
谁会成为茶叶第一股
中国茶叶的毛利率水平偏低,而澜沧古茶在上市前一年内出现突击股权融资,最终谁能成为“茶叶第一股”有待观察。
那么,中国茶叶和澜沧古茶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是志在必得,还是会铩羽而归呢?中国商报记者梳理招股书发现,近几年,中国茶叶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出现下滑。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茶叶营收分别为12.3亿元、14.9亿元、16.3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1.45亿元、1.66亿元。此外,中国茶叶的毛利率水平明显低于澜沧古茶以及在港股上市的天福集团。
而澜沧古茶则在上市前一年内出现突击股权融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9月20日,澜沧古茶公司注册资本由5400万元增至6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分别由共青城凯易恒正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郑文平、平阳浚泉信本投资合伙企业以货币形式认购225万股、225万股、150万股,认购价格均为13.3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突击入股,证监会一般会关注公司一年内新增股东的持股时间、数量及变化情况、价格及定价依据等。但澜沧古茶对于突击股权融资新股东相关信息披露较少,其定价依据也未具体说明。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对于未充分披露的信息,在后续审核中公司会被要求补充。一般而言,公司上市前融资可能是为一些投资者提供搭车获益的机会,也可能是为了上市前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因关键信息未披露,这些入股猜测尚缺乏依据。
高剑锋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突击入股对冲击上市的企业而言是瑕疵,但并没有实质性违规。具体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新增股东是利益相关者、敏感人群还是战略投资者;二是入股价位是否会损害原有股东利益,有没有严重利益输送;三是突击入股可能会延长公司股东A股上市后的锁定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上一篇: 普洱市五举措打造乡村旅游
- 下一篇: 知名度不及小罐茶存货余额超营收 澜沧古茶冲茶叶第一股机会多大?